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经典排序算法解析
阅读量:710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01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0 分钟。

hot3.png

经典排序算法解析

    许多高级语言中都提供有排序函数,但是掌握一些经典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方法还是很有必要,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每种排序算法的设计思路,本篇博客将介绍9种十分经典的排序算法,提供了解释性语言JavaScript与编译型语言C的源代码。

一、直接插入排序

    直接插入排序是最简单的一种排序算法,也最容易理解。它的核心思想为将元素逐个插入一个有序的数列中。用文字描述可以分为如下几步:

1.把数列中的第一个元素取出,作为有序数列的起始元素。

2.依次拿数列中的其他元素与有序数列中的元素进行比较,将其插入正确的位置。

用图示描述插入排序如下:

直接插入排序的特点是对新元素的每轮插入前,有序数列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排序好的,即任意时刻,被排序动过的元素组成的数列都是有序的。

用JavaScript实现的简单插入排序:

//插入排序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for(var i = 0;i
0;j--){ if (temp

用C实现的简单插入排序:

#include 
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 for(int i=0;i
0;j--){ if(temp

二、二分插入排序(折半插入排序)

    二分插入排序也是插入排序的一种,其又叫做折半插入排序。它与直接插入排序的唯一不同只在于查找插入位置的方式。直接插入排序是通过遍历来查找要插入元素的位置,二分插入排序则是通过二分法来查找要插入的位置,之后将此位置所有元素后移,将排序的元素进行插入。

JavaScript实现的二分插入排序:

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//二分插入排序for(var i=0;i
temp) { right=middle-1; }else{ left = middle+1; } } for(var j=i+1;j>left;j--){ array[j] = array[j-1]; } array[left] = temp;}console.log(array);//[ 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;

C实现的二分插入排序:

#include 
//二分插入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 for(int i=0;i
temp){ right=middle-1; }else { left = middle+1; } } for(int j =i+1;j>left;j--){ array[j] = array[j-1]; } array[left] = temp; }}int main(){ int a[] = {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}; mySort(a,10); for(int i = 0;i<10;i++){ printf("%d\n",a[i]); } return 0;}

三、希尔排序

    希尔排序也是插入排序的一种,它先将整个数列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,逐渐减少子序列的个数,直到最后组合成一个数列,完成整个排序过程。希尔排序的过程使用文字描述可以表示为如下几步:

1.假设数列元素个数为n,先取一个小于n的增量d1,将所有间隔d1距离的元素放为1组进行插入排序,d1通常取值n/2,向下取整。

2.再次取d2<d1,将所有间隔d2距离的元素放为1组进行插入排序,通常d2取值为d1/2,向下取整。

3.重复步骤2,直到取得d等于1。

图示希尔排序如下:

JavaScript实现的希尔排序:

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//希尔排序//步长 分组数var d = Math.floor(array.length/2);while(d>=1){	//每组元素个数	var counts = Math.floor(array.length/d);	//每组排序依次	for (var i = 0; i < d ; i++) {		//组内的插入排序		for(var j = 0;j
0;k-=d){ if (temp

C实现的希尔排序:

#include 
//希尔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 int d = size/2; while(d>=1){ //每组元素个数 int counts = size/d; //每组排序依次 for (int i = 0; i < d ; i++) { //组内的插入排序 for(int j = 0;j
0;k-=d){ if (temp

四、选择排序

        前边所说的3种排序算法原理上都是插入排序,即从无序数列中逐个取元素将其插入到有序数列中的合适位置。选择排序则刚好与之相反,其从无序数列中先找到最小值,放在排序数列首部,在依次找到剩余数列的中最小值追加入有序数列,最终完成数列的排序。用文字描述选择排序步骤不如:

1.找到数列中的最小值,将其作为有序数列的第一个元素。

2.从剩余数列中找到最小值,追加入有序数列。

3.重复步骤2,直到排完整个数列。

图示描述选择排序如下:

JavaScript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//选择排序for(var i=0;i

C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:

//选择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	for(int i=0;i

五、冒泡排序

     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我们学习编程课时必不可少的两种排序算法,冒泡排序算法的核心是每次比较相邻的连个元素,如果它们的顺序不对,则进行交换,一轮排序下来,最大值一定被排序到数列的末端。之后除去最后一个元素再进行第二轮冒泡,直到整个数列排序完成。用文字描述冒泡排序的过程如下:

1.从左向右依次比较相邻两元素,如果顺序不对,则进行交换,最终最大的元素被放在最后。

2.除去最后一个元素,重复步骤1,最终剩下元素中最大的被放在倒数第2个位置。

3.继续上面的重复,直到排完整个数列。

JavaScript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//冒泡排序for(var i=0;i
array[j+1]) { array[j] = array[j+1]; array[j+1] = temp; } }}console.log(array);//[ 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

C实现的冒泡排序算法:

#include 
//冒泡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 for(int i =0;i
array[j+1]){ array[j] = array[j+1]; array[j+1] = temp; } } }}int main(){ int a[] = {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}; mySort(a,10); for(int i = 0;i<10;i++){ printf("%d\n",a[i]); } return 0;}

六、双向冒泡排序

    双向冒泡排序是冒泡排序的一种变体,冒泡排序每次比较都是从左向右,找出最大的放在最后。双向冒泡排序则是第一轮从左向右将最大的放最后,第二轮从右向左将最小的放最首,如此交替直到整个数列排序完成。文字描述双向冒泡排序步骤如下:

1.从左向右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,如果顺序不对,则进行交换,如此一轮下来,最大的元素在最后。

2.除去已经排序好的元素,从右向左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,如果顺序不对,则进行交换,最小的元素在首部。

3.交替重复步骤1与步骤2直到排序完成。

双向冒泡排序示意图如下:

JavaScript实现的双向冒泡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54,2,64,12,65,76,46,34,98];//双向冒泡排序var start = 0;var end = array.length;while(end-start>0){	//从左向右冒泡	for(var i=start;i
start+1;j--){ var temp = array[j]; if (array[j-1]>temp) { array[j] = array[j-1]; array[j-1] = temp; } } start++;}console.log(array);//[ 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

C实现的双向冒泡排序算法:

#include 
//双向冒泡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size){ int start = 0; int end = size; //从左向右冒泡 for(int i=start;i
start+1;j--){ int temp = array[j]; if (array[j-1]>temp) { array[j] = array[j-1]; array[j-1] = temp; } } start++;}int main(){ int a[] = {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,33}; mySort(a,11); for(int i = 0;i<11;i++){ printf("%d\n",a[i]); } return 0;}

七、快速排序算法

    快速排序算法和基本思路是通过一趟排序将数列分成两部分,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一部分小。之后在分别在两个子数列中进行递归,直到最终排序完成。快速排序算法的核心是递归,因此其效率十分高。用文字描述快速排序的步骤如下:

1.随机取一个元素作为基准,将小于此元素的数据都放在此元素的左侧,大于此元素的数据都放在此元素的右侧,将数列分隔成左右两个子数列。

2.分别对左右子数列进行步骤1的递归,直到数列长度为1或者0,表示排序完成。

JavaScript实现的快速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 54, 2, 64, 12, 65, 76, 46, 34, 98, 34];//快速排序function sort(array, left, right) {	if (right - left >= 1) {		//取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		let base = array[left];		let i = left + 1;		let index = left;		while (i <= right) {			//大于等于的已经在右边 不需要修改 小于的要放在左边			if (array[i] < base) {				if (index + 1 == i) {					//交换					array[index] = array[i];					array[i] = base;					index++;				} else {					//先将base与其后一个元素交换					array[index] = array[index + 1];					array[index + 1] = base;					//交换					let temp = array[index];					array[index] = array[i];					array[i] = temp;					index++;				}			}			i++;		}		//递归排序		sort(array, left, index - 1);		sort(array, index + 1, right);	}}sort(array, 0, array.length - 1);console.log(array); //[ 1, 2, 12, 34,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

C语言实现的快速排序:

#include 
//快速排序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left,int right){ if(right-left>=1){ int base = array[left]; int i = left+1; int index = left; while(i<=right){ if(array[i]

八、堆排序

    堆排序是比快速排序更加复杂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堆排序使用到了堆这样一种数据结构。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堆结构。堆是一种类似完全二叉树,同时又满足如下条件的数据结构:所有子节点的值总是小于(大于)父节点。所有子节点的值都小于父节点的堆叫大顶堆,所有子节点都大于父节点的堆叫小顶堆。

    二叉树你应该比较熟悉,下图就是一个小顶堆的示例:

此二叉树中任何一个子节点的值都是大于父节点。如何将数列构造成这样一个堆结构呢,其实十分简单,将数列按照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的原则来构造完全二叉树即可。例如如下数列[1, 54, 2, 64, 12, 65, 76, 46, 34, 98, 34]如果将其构造成堆如下图所示:

正常情况下,这个由数组映射成的二叉树并不符合我们堆的要求,否则也就不需要我们用算法来排序了。要让这个二叉树符合要求,我们需要进行整理,即从末节点开始进行调整,例如先从12,98,34中找到最小的,放在现在12所在的位置,然后从64,46,34中找到最小的元素进行上浮,接着再一层层上浮上去,直到堆顶元素为所有元素中的最小元素。整理完成后,我们只需要将堆顶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进行交换,之后除掉最后一个元素再进行堆整理,整理完成后再将顶元素(此时为第2小)与倒数第二个元素交换,依次进行下去,即可完成数列的排序。

    用文字描述堆排序步骤如下:

1.先将数列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堆。

2.将首末元素交换。

3.除掉最后一个元素在进行堆的整理。

4.重复进行2和3,直到数列排序完成。

JavaScript实现的堆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 54, 2, 64, 12, 65, 76, 46, 34, 98, 34];//堆排序//堆调整 大顶function store(array,index,end){	let top = array[index];	let left;	let right;	if (index*2+1<=end) {		left = index*2+1;	}else{		//没有左子树 说明已经是叶子节点		//无需调整直接return		return;	}	if (index*2+2<=end) {		right = index*2+2;	}else{		//没有右子树 调整左子树即可		if (array[left]>top) {			array[index] = array[left];			array[left] = top;			top = array[index];		}		return;	}	//找出堆单元中的最大值	if (array[left]>top) {		array[index] = array[left];		array[left] = top;		top = array[index];			}	if (array[right]>top) {		array[index] = array[right];		array[right] = top;		top = array[index];	}}function sort(array,end){	//先将堆进行调整 倒叙调整	let i = end;	while(i>=0){		store(array,i,end)		i--;	}	//根节点一定是最大的 放最后 再进行堆整理	let temp = array[end];	array[end] = array[0];	array[0] = temp;	end--;	if (end>0) {		sort(array,end);	}else{		return;	}	}sort(array, array.length-1);console.log(array); //[ 1, 2, 12, 34,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

C语言实现的堆排序算法:

#include 
void store(int array[],int index,int end){ int top = array[index]; int left; int right; if (index*2+1<=end) { left = index*2+1; }else{ //没有左子树 说明已经是叶子节点 //无需调整直接return return; } if (index*2+2<=end) { right = index*2+2; }else{ //没有右子树 调整左子树即可 if (array[left]>top) { array[index] = array[left]; array[left] = top; top = array[index]; } return; } //找出堆单元中的最大值 if (array[left]>top) { array[index] = array[left]; array[left] = top; top = array[index]; } if (array[right]>top) { array[index] = array[right]; array[right] = top; top = array[index]; }}void mySort(int array[],int end){ //先将堆进行调整 倒叙调整 int i = end; while(i>=0){ store(array,i,end); i--; } //根节点一定是最大的 放最后 再进行堆整理 int temp = array[end]; array[end] = array[0]; array[0] = temp; end--; if (end>0) { mySort(array,end); }else{ return; } }int main(){ int a[] = {1, 2, 12, 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,34}; mySort(a,10); for(int i = 0;i<11;i++){ printf("%d\n",a[i]); } return 0;}

需要注意,大顶堆排序完成后为升序,小顶堆排序完成后为降序。

九、归并排序

    归并排序的核心并不是交换元素的顺序,而是将数列分成多个有序小数列,将相邻的小数列进行归并。文字描述归并排序步骤如下:

1.把长度为n的数列分成长度为1的n个数列。

2.相邻数列进行排序归并。

3.重复操作2,直到所有数列归并成1个整体。

JavaScript实现的归并排序算法:

var array = [1, 54, 2, 64, 12, 65, 76, 46, 34, 98, 34];//归并排序function mergeArray(arrL,arrR){	var tempArray = new Array();	let i = 0;	let j = 0;	while(i
1) { let arrL = array.slice(0,Math.floor(array.length/2)); let arrR = array.slice(Math.floor(array.length/2),array.length); if (arrL.length>1) { arrL = sort(arrL); } if (arrR.length>1) { arrR = sort(arrR); } return mergeArray(arrL,arrR); } return array;}console.log(sort(array)); //[ 1, 2, 12, 34,34, 46, 54, 64, 65, 76, 98 ]

C语言实现的归并排序算法:

#include 
void merge(int array[],int temp[],int start,int end,int middle){ int i=start,j=middle+1,k=start; while(i

 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u/2340880/blog/866371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存储过程分析
查看>>
文件系统权限 -- 学习笔记
查看>>
windows2008域上装oracle10gR2
查看>>
mac终端命令大全介绍(稍加整理)
查看>>
web虚拟键盘VirtualKeyboard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安装独立根CA(2)
查看>>
全能通用系列T600+产品的十大特点: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C++继承:公有,私有,保护
查看>>
创建可扩展性系统-2
查看>>
DNS 服务器三种模式搭建和常见问题解答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Linux IO和管道练习题
查看>>
2048游戏完整源代码揭秘和下载 (一)
查看>>
gitlab项目数据同步
查看>>
关于Service与Broadcast以及Notification的终于告一段落了
查看>>
VO,PO,POJO的定义和区别
查看>>
Python环境搭建
查看>>
瑞信CDP与HA集群
查看>>